讷河市第五小学教育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2 posters

向下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Empty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帖子  王春莲 周三 十一月 11, 2009 10:18 pm

思指导 悟习作 促发展
关于赵景瑞老师习作指导的研讨纪实(李秀敏 王春莲 徐凯玲 钮丽)
(李秀敏) 大家又一次欣赏了赵老师的习作课感受颇深。现在我们以赵老师的这节课为例进行有关习作训练课的研讨。可能在座的各位对这节课的看法不同,评说不一,毕竟对课堂教学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我觉得对于年青的我们更应该做到,能从他人的做法中寻找到令自己思考的点,从而得到启迪;应该沉下心来,静静思考支撑课堂成功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汲取到真正的营养,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鉴于这种想法,我们今天的话题决不是泛泛地评价赵老师的课优在何处,缺在何点,而是针对赵老师这节课最凸显的特点,即“润物无声的习作指导”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
(李秀敏) 习作指导包括作前、作中指导和作后讲评,而作前指导不仅仅在于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审题、组织材料、布局谋篇,它还应该延伸到课前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实践、收集材料,既让学生占有习作内容。我们今天的谈论点(论题)是课上学生成文前老师导训这一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谁先来谈谈。
(王春莲) (点题)新课伊始我们听课老师与学生就都知道了是上一节习作课,但并不知道具体写什么内容的。可就是从老师与学生的闲聊开始,到最后学生都扬扬洒洒地写出了一段有关“笔名”的美文。这其中赵老师看似无形的习作指导彰显的尤为突出,体现了关键性,正验证了那句话,“习作指导是习作的核心环节”。而学生从无章无法到循法成文,这一从无到有的过程着实让我们领略了大家风范。
(钮丽) (对照)从这节课让我想起了平日里我的习作课,对学生的指引是既不细致又无耐心更不周密,指导学生写作时总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根本没有做到像赵老师那样循循善诱、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悉心引导。看到赵老师的课,我真切体会到了:老师恰如其分的指导对于学生写好文章,自然成文有多么的重要,赵老师的这节课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典型案例。
(徐凯玲)说到平日我们的做法,不禁让我想到发生在江苏作文大赛中的一个小故事:大赛中一名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800米比赛,面对7位选手取前6名的情况,他想到在比赛的时候绊倒一个选手就稳拿前六名的做法。于是作者在比赛枪声一响就奋力冲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来,开始反复的解鞋带系鞋带,系鞋带解鞋带。他写到“第一个跑过去了,第二个跑过去了……第四个跑过来的时候,我刚要伸出右腿,但灵魂的左腿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光,说:‘唉呀,你怎么这样没良心,这么不象话呀!’于是魂深处的另一个我就开始折磨起自己,我这是干什么呢?高尚的我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最后,我把脚收了回来,继续向前跑,就这样,我成全了一次值得庆幸的美好时刻。”看完短文,你认为这个学生写得如何呢?
(王春莲) 这篇习作写出了作者的内心变化,从内容到语言表达可以说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情节虽也一波三折,但似乎有些不妥。
(钮丽) 我不认为它是一篇好文章,大家试想一下:在烟尘弥漫、分秒必争的800米的竞赛场上,有谁跑着跑着蹲下去反复地解鞋带系鞋带,想我绊不绊,那是不可能的。
(李秀敏)(思考)这个习作值得我们反思。它让我想到另一个层面: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什么习作会如此偏颇?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人一面,要么离奇怪异......这所有的一切既说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过于浅白,也影射出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存在误区和盲点。(问题)而参加习作竞赛的优秀学生都如此,恰恰说明习作课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王春莲) (原因)真是这样,一提习作课从教师到学生都有畏难情绪,因而也就出现了语文教学中习作课的薄弱。那么习作课薄弱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习作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盲目性可谓是老师不知该怎样教,学生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写,老师若照搬套用,学生便东拼西凑。而随意性则表现为老师在指导习作时,无章无法也无路,学生是随意写来,想哪写哪。
(李秀敏)(分析)这种盲目性,随意性的存在,确实需要我们在学生、老师双方面找原因。就学生来说:首先我认为多数学生从小就从影视中获取知识,(看动画、听故事……)很少有人愿从文字中获取信息,而以文字的形式表情达意更少之又少。
(徐凯玲)还有学生很少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于是缺乏习作素材,所以导致无话可写,无情可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慢慢地也就有了习作恐惧症。
(钮丽)而我们老师的盲目性、随意性存在的原因,追根溯源是老师或许自己都不知该怎样写,或许是不知道怎么引导学生来写,或许是出于懒惰而不去做吧!
(李秀敏)(结论)既然师生双方都存在问题,那么首先我们老师就务必知不足而后进,以自身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从而改变习作教学的现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落脚点应是教师自身习作水平的提高并掌握习作教学中有法、有效、巧妙的指导本领。
(王春莲)是的,习作指导有利于消除教师、学生习作行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教师只有做到课前细致准备,才能有课上的稳步实施,环环入题入境的自然引领,这既是一种显性的成文过程,更是一种思维过程。
(李秀敏)(启示)是的,习作指导如此重要,那么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习作指导应该怎么导,遵循什么原则?
(徐凯玲)(论点一)我认为,无论怎么导都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应以了解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第一要义。赵老师导的高明就在于他能在和学生的亲切交谈中无痕地切入主题,仿佛与习作无关,但学生都能轻松的完成习作任务,从根本上消除了多数学生的习作恐惧症。
(钮丽)(论点二)从赵老师的课中我们能清楚的发现“绿色”导向是指导习作的关键,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是一种原生态的色调,还体现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一种人文精神的向往,而“绿色导向”是相对于传统的习作教学而言,宗旨在遵循习作规律,回归习作教学的本位,让学生在自然、自主、自省的心境下,感受生活,真情表达。这样就确立了老师习作指导中的多元角度,评价中的多维尺度,即指导立足于生活,焕发真情实感。
(李秀敏)我这有学生的两篇习作,立意都是热爱家乡,都是描写家乡一处景物“人和广场”的。但两个孩子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感受不一,所以才有文章内容的迥异。
《人和广场——黑土地上璀璨的明珠》
人和广场是我市人民游玩的美景佳境。总体构造上力求简洁明快,色彩热烈浓重,景观现代新颖。广场分为喷泉秀水区、景观休憩区、硬地游乐区三大景区。
在喷泉秀水区最吸引人的音乐喷泉,五颜六色的水柱气势如虹,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尽显腰姿。一会儿似温柔的水姑娘含羞出水;一会儿扇形水柱从南到北,仿佛是一座水墙,从高到低,起伏叠叠;一会儿水从四周喷入,仿佛四座白色的拱桥搭在空中,托起一条长长的白龙,真是变化多端,漂亮极了。而人群中传来阵阵的赞美声、惊叹声、呐喊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的欢呼声还没停止,这时的水就像“水帘洞”一样,从四周到中间,围成一圈又一圈,而这时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奔跑着、欢笑着冲了进去,好像进入了人间仙境,早已忘了置身于何处,出来时却像一个个落汤的小鸡一样脸上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我虽然有点恋恋不舍,但是我却被景观休憩区的呐喊声吸引了过去,原来人们正围着鱼池看鱼呢!好多好美的鱼呀!鱼儿们成群结队,小金鱼紧紧地跟在鱼妈妈的后面,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仿佛在告诉人们:“我的衣服多漂亮呀!”
星星眨着眼睛,浓浓的月光罩着整个天空,我好像置身于灯的世界,一排排、一盏盏的花灯把广场照得灯火通明,就在灯的下面,老年秧歌队正舞得起劲呢!这又成为硬地游乐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看着想着:“明天早晨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晨练。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人和广场体现了家乡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我们定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成人和、家美的文化之城、卫生之城,成为黑土地上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
《愿家乡的未来更美好》
我居住在一个叫讷河的城市里,这里便是全国的甜菜、马铃薯盛产之地。作为一个讷河人,我很喜欢那个热闹的人和广场—这是讷河人精神文化的升华之地,但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全市人向往的休闲之地。已染上了小城大病
“皮肤病”
现代人真是太不文明了,走到广场的哪个角落都有青年人的“美丽”涂鸦,小孩子的随地扔东西;大人教导也小孩要保护环境,可是某些人……自己都管不住还说别人;再加上平时有人毁坏公物,给家乡的皮肤上“制造”了几处坑坑沟沟。这病还小吗?
“气管炎”
放眼望去广场周围一排排高大笔直的大烟筒正涌出浓烟,有多少个你数不清的!广场容易吗,皮肤坏了后,又给呛出了气管炎!
“子孙内乱”
走在广场上,听到这样的话:“你这人怎么这样,撞着我了知道吗!”“对不起!我无意的!”“对不起就完了?”“我也不是存心撞你!”“什么?你等着,以后再教训你!”说罢,就抬脚走人。唉,不就是不小心撞着了你么,犯得上吗?
作为一个讷河人,是不会希望这些事发生在人们休闲场所——广场的,可这的确是事实呀!
若想阻止这些事发生,只有从我做起,养成文明礼让的好习惯,一个人开导了一个人,不久的将来,所有的人就都懂文明礼让了。真切希望人和广场身康体健,永远年轻。
这两篇习作,甲生写了人和广场如何美,它给人们带来了休闲时的愉悦。即从喷泉写到灯的璀璨,再到老年秧歌队,着实将读者引向了一个神往的境地。而乙却写出了人和广场上斑驳的伤痕,从乱涂乱画乱贴到污染环境的大烟筒,再到人的污言秽语,从一个阴暗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一个故乡小城的遗憾。
看完这两篇文章大家定有自己的评价。
(徐凯玲)无论从正面宣传美的甲,还是从反面揭示丑的乙,二者的习作都是描写了人和广场的现实现状,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都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允许这两种文本存在。
(王春莲)我说说第二个孩子的习作,他描写的角度很新,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很有忧患意识,这恰恰折射出孩子对家乡的热爱。
(钮丽)如果为了所谓的“习作要积极向上,不能描写社会阴暗面”而扼杀某一习作是不可取的。实则是扼杀了学生思想。允许二者的存在这就是教师绿色导向的体现。
(王春莲)有道理“生活是习作之源,文章是生活再现”;“文章有感而写,才能焕发生命的绿色之光”。
(王春莲)我这儿也有一个案例,呈献给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这是一篇看图习作,题目叫《雨中送伞》。此类习作,老师非得告诉学生先写外貌。因为习作要过老师那一关,所以文中的老师要写语文老师。根据剧情需要,天气描写必须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学生没有带雨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走出校门,这时语文老师像举着奥运火炬一样拿着一把伞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一个崇高老师的形象就被勾勒出来了。为了突出老师的伟大,师生二人必须要一路步行,风吹雨淋,相依为命。这时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头也湿了,裤子也湿了,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于是,学生还得要这样描绘一笔:风依然地吹着,雨哗哗地下着,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转身一看,呀,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多么感人的雨中情啊!到了学生家,老师不能进屋,也顾不上喝水,就得转身消失在风雨中,学生满怀感激目送老师离去,这时,学生用省略号结束了全文。而我们的老师面对着只有六个小圆点的省略号实觉不妥,让学生换成这样一句话: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写到这里,老师还觉意犹未尽,于是引导学生写下去:第二天,我发现老师的鼻子红得像克林顿,一定是昨天被雨淋了,得了感冒。这时候,学生还要发一通感慨:哇,多好的老师啊!为了爱我,为我们付出了这样多,而且今天还坚持上课,我一定要报答老师的爱,长大了为祖国作贡献。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爱和为祖国作贡献紧密地结合起来。
(徐凯玲)这是一个反面案例,表面看文笔流畅,抒情到位,但是想想事情的发展是不合情理的,同时它还违背了学生的真实情感,是无情而感,无感而煽情,是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表现。
(王春莲)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的习作以平民的意识走进孩子。
(李秀敏)违背了“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小学生习作的灵魂”这一准则。
(王春莲)可这种现象存有普遍性。随便翻开本作文书,大家都会发现可笑的现象,写妈妈全写未老先衰的白发,眼角皱纹,辛勤而又俭仆(全国的妈妈都一个样了);写好人好事,不是借伞就是让座。因为不懂得习作的本质,孩子们不再童言无忌。于是,他们的习作远离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情感,留下的只有东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
习作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钮丽) 所以我们说,立足生活,可以高于生活,但不能不合情理。用巴金的话说:写作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写真情实感可以夸张渲染,但不可假大空,要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书我心,我心抒真情。
(李秀敏)(论点三)而赵老师做到了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既无畏难情绪,又有了写的冲动。这看似一篇习作的成文过程,久而久之的指导、培养,便有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完善,更是指导做人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无痕指导是习作指导的至高境界。我们现将赵老师的习作指导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比较,更深层次的领悟这其中的精髓。谁来谈一谈:
(徐凯玲)(出示教学环节结合说:谈话引笔名—质疑话名意—析文明缘由—释例晓写法—补写初练笔—起名自成文)上课开始赵老师以亲切的教态、平实的话语与学生交谈。由名字谈到称呼;由师生的名字及来历谈到笔名。毫无修饰之语,决无刻意之嫌。这样巧妙将学生领入门后,并没有说教、纲法式地向学生灌输笔名习作的方法、内容,而是在学生质疑答疑中了解了笔名的意义;在读、析例文范写中领会了动笔的可循之轨。于是便有了补写的笔下生花,自起笔名的水道渠成。
(王春莲)透过找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感悟到赵老师习作指导的巧妙:课上师生由了解我国作家的笔名到想到给老师、给自己起笔名,可见课堂立意的真实性;整节课,由谈笔名、思笔名、释笔名、到起笔名,突显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钮丽)将称呼与名字相联,将范例与习作相融,又见训练的目的性;从答疑中明意义,从析文中晓方法,可谓方法的灵活性。
(徐凯玲)扶生以思维成文,放手以动笔成文,足见指导的针对性;不拘泥于统一形式,不限定于同一规格,尤显渠道的开阔性。
(李秀敏)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自主成文,看出思想的开放性。从以上种种,可见赵老师的习作指导已达到了我们所追求的导法精妙、实效无痕的境界。
(徐凯玲)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传统的习作教学中的训导方式。
1.仿写下水文。2.集体列提纲然后让学生习作。3.开篇教师就向学生介绍怎样写开头,怎样写结尾。4.有的老师干脆把本课要用的词语都抄给学生选择
我们说这些写作技巧的训练有它的功效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
(王春莲)(总结论)所以,我们怎样将这些技法像赵老师一样无痕地呈现于课堂,实施于学生,收效于习作,这就是教师的真功夫了。
(李秀敏)所以我们说教师的习作指导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要达到这一至高境界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徐凯玲)
(钮丽)
(王春莲)教师要具备综合意识,要有大语文观。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语文专业素养
(李秀敏)今天大家再一次接受了专家的洗礼。在与名师的对比中找到了自我提升的目标和方法。虽然理论不深但准备得认真;事例不广但谈得真实,是自我思想、认识的真实流露。希望大家都能借着这次研修的机会,趁着这次研修的热情,认真研读专家、名师、与会同仁的理念、成功做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或许我们呈现给大家的内容还不够成熟,只希望我们所说的这些能给大家提供可思考的点,让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共同前行。
针对我们上述学习交流的内容,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王春莲

帖子数 : 5
注册日期 : 09-11-11

返回页首 向下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Empty 教师基本功是教学的成果展现的主渠道

帖子  ??? 周四 十一月 12, 2009 8:10 am

良好的基本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有效知识的保障。 cheers[b]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Empty 教师基本功是教学的成果展现的主渠道

帖子  ??? 周四 十一月 12, 2009 8:11 am

良好的基本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有效知识的保障。 cheers[b]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Empty “观名家习作课所得”研讨纪实

帖子  飘零的叶子 周四 十一月 12, 2009 8:39 pm

习作指导是教师习作课的必修之径。
飘零的叶子
飘零的叶子
Admin

帖子数 : 24
注册日期 : 08-12-22
年龄 : 60
地点 :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五小学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