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第五小学教育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小学音乐高段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向下

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小学音乐高段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Empty 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小学音乐高段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帖子  五校李莲花 周一 五月 30, 2011 5:12 pm

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高段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讷河市第五小学 李莲花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学习实践中来,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地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对音乐的厌烦心理。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是音乐教育很重要的一点。
一、 创设平等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表现自己。教师应尊重、信任、热爱每个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恰当合理的运用语言、眼神、动作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
(一)热情地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不要用“标准答案”来约束他们。德国教育学家帝斯多会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对于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给以热情的鼓励与表扬。
有一次,我在教《小鸟请到这里来》时,有个学生向我报告“老师,他故意将歌词改成:春天里,没花香,树林里,没小鸟,小鸟小鸟都灭亡了”。顿时教室里闹开了花,而这个改词的学生正洋洋得意。为了不影响教学“正常”的进行,我狠狠得瞪了他一眼,而那个学生立刻收敛起刚才的神情。课后我想了解他瞎唱的原因,于是,将那个学生叫到跟前问他原因,他耷拉着脑袋说:“老师我唱的是实情,我们家那边四周都是工厂,远处的小山树木没几棵,小鸟根本就看不到。”听了他的理由,我一震,心想:是呀,学生唱出他的想法是没错呀,于是,我鼓励他继续将歌词编完,结果他就是不愿唱或许是歌词编不出来了。我为此后悔不已,我就这样扼杀了学生来自内心的感言,遏制了一个孩子瞬间激发出来的灵感。如果那天我积极鼓励他,相信班级里就会出现更多的闪光点,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笑脸也会更加的灿烂。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与仰慕。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是点拨、指导、还是——不可质疑,学生积极主动性是需要老师下意识的培养。只有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发挥创编能力,无拘无束的展示自己。
(二)真诚地参与学生音乐活动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走到学生中间去,扮演“剧目的设计师”,并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乐于跟学生一起学习,表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又兼担指导者的职位,引导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
二、激发求知欲望、展开丰富想象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学音乐把培养学习兴趣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教师重视发掘课外的材料,利用巧妙导入如故事、谜语、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创设生动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对教学内容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如在欣赏《天堂》这一课,我利用故事入手,生动讲述腾格尔的故事,接着请学生听音乐,并提出问题:这段音乐描述的一个什么场景?学生纷纷发言,积极展开想象,有的说草原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有的说我去过大草原等等。众说纷纭,课堂热闹极了。
(二)展开学生的丰富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从模仿到创造,想象起着桥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给人们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提供探究活动 注重学生主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因而更能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陶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况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践表达与交流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师为引导,生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学唱歌曲《念故乡》这一课,请一位学生演唱,其他学生当评委,歌声一停,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情绪应该是忧伤的,他的情绪不到位”。另一位学生则提出“这歌曲怎样唱才好”。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两三个一起讨论,有的独个低声轻唱,五分钟过后,我请学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班共同探讨下,得出结论:速度稍慢,一二乐句声音柔美用弱的力度唱,三四乐句用中弱的力度唱,五乐句用弱的力度,六乐句用中弱的力度将歌曲推向高潮。
(二)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音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能力必须从实际操作,不断探索中培养起来。如《三个和尚》这一课,请学生利用沙子、矿泉水瓶、塑料袋、空碗打击乐器创编三个和尚的情景。学生自由探索,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讨论。接着我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有的敲打空碗模拟钟声,有的把沙子放在矿泉水瓶中模拟挑水的声音,有的还用肢体语言及口技模拟和尚争吵的情景。乐器各式各样,五花八门。这种合作探究的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现出创新的浪花。
(三)倡导学生求异思维
每个学生性格不同,思维不同,所选择探究的方式也有不同。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应刻意强调学生该怎么做。如在学唱歌曲完之后,师请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歌曲,马上就有学生提出能否自己单独演唱,师允许了。另外的学生则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讨论。再表演完之后,我问:“谁还有不同与他们的表演”。马上就有人举手说他想朗诵。想法真的与众不同,师大力表扬。这一点其实是体现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探索中激发创新思维。
四、合理评价学生 维持积极主动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细致具有实践性的评估体系是必要的。
(一)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音乐考试的弊端在于评价时间的一次性和评价的标准单一化。而创新的音乐教育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还要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获的多少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等。总之学生评价要多面化,综合化。
(二)评价民主化
传统的评估方法是学生唱,教师一人打分,用A B C 三等次划分。新理念的评估方法具有平等、民主性。学生在表演(节目形式不限,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等),其他学生担当评委,认为优秀的举笑脸,一般的用掌声鼓励,并且请评委进行赞赏性的评价。如一个学生表演完,让其他说说,“他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这样利用赞赏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五校李莲花

帖子数 : 2
注册日期 : 11-05-3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