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第五小学教育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向下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Empty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帖子  yaolan 周一 五月 30, 2011 9:53 pm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好各科的基础,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一直亟待解决,但又不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小学阶段,阅读的范围并不是十分的广阔,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触及到这类问题,就有点不知所措,认为这个庞然大物不好对付,实际上,阅读是多种能力综合后的升华,要读懂文章、文段,最起码得先懂得音、字、词、短语、句等东西,然后再逐步发展成对段的理解,对段与段之间结构的分析,意义的渗透。那种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表面设问多,启发思考少的教学模式与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己大相径庭,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整体分析、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阅读能力是一种心智活动,是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是个体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经常性的大量的阅读,可以使个体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对个体知识的丰富,思想的启迪,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多种方式方法,有经验的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制订出不同的方式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情景,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方法。例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在讲授《趵突泉》一文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图片引入,接着告诉学生济南是泉城,那里有各不相同的泉眼,一年四季都有令人神往的景色,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向学生简单的介绍老舍的作品,并用富有语文色彩的语言带 学生走进趵突泉,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主题了。这样的情景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了解趵突泉的学习动机。这样,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情景创设,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巧质疑,恰到好处提高朗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如《不吃无主梨》一文中,当讲授到许衡与朋友的对话时,我先采用了质疑式教学,老师问:“同学们当朋友们都吃梨时你知道许衡会怎么说吗?”学生会把自己认为许衡会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当不同答案出现后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两人对话活动,这时学生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纷纷毛隧自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不但做到通顺流利 ,还能富有感情的进入语气的变化,从读中感受人物的个性品质。
通过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营造读书气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我们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1)每周一三五进行经典美文诵读,语文课开始,让同学朗读《每周一诗》养成阅读习惯。(2)分组竞赛比高低,增强竞争意识。(3)提出疑问设悬念,培养思维习惯。(4)演讲故事练口才,培养口头表达能力。(5)精要分析明主旨,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
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把学生引进了门槛。要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自发的阅读为自觉的阅读,就必须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阅读,使之从科学的阅读中获得大量的新知,从内心产生喜悦,使学生由一时的***变为稳定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配合教学要求,选用恰当的阅读形式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朗读的方式有:
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在教学诗歌,散文时,通过朗读磁带和教师正确的语调,丰富的感情,节奏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给学生示范出一个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领读:阅读时会遇到障碍。教师通过领读让学生感知规律和技巧,从而让学生也去掉了阅读恐惧心理。
个别朗读:学生的个别朗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一定的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自己认真准备,课上对读得特别好的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读的感情欠缺的学生给予指导,有待提高。
齐读:短小的课文,气势较强的段落和句子让学生齐读,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强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默读:让同学只用眼,不出声,不动唇进行阅读。它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思考,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 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内教学的培养,课外的习惯养成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读百遍书得百种解,多读书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工作,配合一致,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做到不 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会坚持下去,学生会在长期的读书中学会方法懂得道理。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家长的配合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强化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心读书,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循序渐进地提高的。


yaolan

帖子数 : 2
注册日期 : 11-05-30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